4亿多年来
小小的昆虫之所以能繁衍至今
与它们有各自的生存绝技也密不可分
有些技能连人类也自叹弗如
螳螂
螳螂能够在0.05s内一跃而起,捕捉到空中飞行的猎物,这一速度连目前的微电子和自动化技术都达不到。
食蚜蝇
食蚜蝇能前飞、倒飞,还能停在空中,其高超的飞行技巧使自认为是万物之灵的人们望而生叹。
蜜蜂
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
小小昆虫大显神通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昆虫仿生技术问世
它们被应用在各行各业
甚至走上战场
今天小植和大家一起聚焦前沿
分享我国两个最新的昆虫仿生成果
萤火虫与无人机通讯
目前,无人机被广泛应用在社会的各行各业,地形侦察、人员搜救、精准农业……无人机似乎无所不能,无人机表演也成为了当下热门的文旅亮点。
然而无人机目前仍然使用无线电通信技术进行控制,很容易受到电磁干扰的影响。
近日,西北工业大学李学龙科研团队利用光通信和智能信息处理等技术,解决了无人机易受电磁干扰的难题,使无人机群突破更多严苛条件限制,实现高效协同工作。
李学龙研究团队以萤火虫通过闪光传递信息的方式为灵感,研究提出仿萤火虫通信无人机,为无人机集群发展提供了创新思路:通过无人机上的照明设备发出光信号,并在另一架无人机上利用光电传感器捕获光信号,进行智能分析,实现像萤火虫闪烁交流一样的短距离信息传递,完成无人机间基于光链路的协同飞行。
打不死的小强—蟑螂机器人
据央视新闻5月22日消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研团队历时 15 年,自主研发了微尺寸仿生机器人——“昆虫”机器人。
据悉,“昆虫”机器人的设计灵感来自蟑螂,只有硬币大小,重量是和类似体积的昆虫几乎一致,外壳由碳纤维打造,搭载科研人员自主设计的芯片、微型麦克风和量身定做尺寸的电池等,支持蓝牙遥控。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博士詹文成介绍道,目前该机器人的空载的重量大概是200毫克,可能相当于40多根头发丝的一个重量。目前该机器人还没有专用的“充电桩”,需要依靠手工充电,充电2分钟可爬行10分钟。
小小昆虫,大显神通
昆虫仿生学在各行业带来创新和突破
希望植保学子汲取灵感,努力创新
推动技术发展,为社会贡献更多力量
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