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3月3日到达驻地后,全国人大代表、我校植物保护学院副院长马瑞燕就开启了忙碌的“两会时间”。多年来,她脚下带着泥土,科研带着深度,教育带着温度。用她的话说,要着眼明天依靠技术,立足未来发展教育,在农业科研的高原上再起高峰。
马瑞燕连续多年围绕晋中国家农高区发展提出20多项建议,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农业农村部、山西省政府等多部门多次交流、深入考察、反复讨论、联合发力。如今,这片希望的土地深深刻印下深化转型综改、实施创新驱动的时代烙印。
对于生物技术发展带来的生物安全问题和威胁,马瑞燕认为:“适应我国生物安全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新任务,制定一部具有基础性、系统性、综合性和统领性的生物安全法十分必要。”她立足自身研究领域,提交的生物安全立法议案“开花结果”。2020年10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2021年4月15日起施行。这让马瑞燕感到莫大鼓舞。
农业永远是朝阳产业。马瑞燕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2020年,马瑞燕和她的团队历经15年潜心研究,在害虫生物防治领域取得突破。“梨、桃、苹果是我省支柱型产业,梨小食心虫是头号害虫,蛀果率达50%-80%。生产中喷药达10-15次,造成农药残留重、果品不安全、生态代价大、产业低端的问题。”马瑞燕和团队研究出仿生治虫技术,首次揭示了梨小食心虫的婚育、时空规律,发现了迷向临界点,构建了性信息素诱捕压力的监测模型,解决了“药在果上,虫在心里”的难题,为发展有机农业、现代果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和科技引领。
履职工作中缱绻着浓浓的“科研”味道,马瑞燕靠着一股钻到底的劲头,将专业知识、科学研究、人大代表履职工作结合在一起。“作为‘农’字头的代表,我还将继续关注农科教领域,向着农业技术创新持续发力。”马瑞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