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至20日,我院先后承办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病虫草害防控研究室学术讨论会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果树病虫害演替规律与全程绿色防控技术体系集成示范”项目现场观摩会,两场活动聚焦梨产业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交流与实践推广,汇聚60余位业内专家及众多果农、农技人员,为山西乃至全国梨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科技动力。
9月17日至19日召开的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病虫草害防控研究室学术讨论会,由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病虫草害防控研究室主任、生物防治与综合防控岗位专家马瑞燕教授主持。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张绍铃院士线上参会,校党委常委、副校(院)长李捷,体系部分岗位科学家、综合试验站站长及特邀专家等60余人参与。

李捷在致辞中指出,山西梨产业是全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承办会议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指示精神、服务特优农业发展的具体行动。张绍铃院士强调,体系需坚持问题导向与产业需求,强化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及人才团队建设,以应对梨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对病虫草害防控的更高要求。
会上,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王树桐教授、国家荔枝龙眼产业体系李敦松研究员等7位专家围绕梨园病虫鸟害监测预警与生物防控作专题报告。与会人员聚焦“十五五”工作,就入侵生物与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绿色智能化轻简化技术研发、区域性全程绿色防控技术集成示范等议题深入研讨。

18日下午,专家们实地观摩了山西农业大学生物安全与生物防治研究基地、祁县闫漫村梨园主要害虫生态治理技术示范基地,并调研山西金漫园果业有限责任公司、祁县耀华果业有限公司。

9月20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相关项目现场观摩、技术交流和培训会在该校太谷校区及祁县闫漫村接续举行。校党委常委、副校(院)长李捷,祁县政府副县长王海旺出席。李捷表示,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为破解科研瓶颈、找准学科与国家需求结合点提供支撑,此次活动为提升害虫绿色生态防控“卡脖子”技术攻关能力搭建了协作平台。王海旺期待专家为“中国酥梨之乡”祁县提供新技术、新模式,助力梨产业提质增效与出口创汇。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王琦教授介绍项目概况后,来自山西省植保植检中心、祁县现代农业产业中心及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10余单位的专家,与当地企业、果农及农技人员共同观摩前述两大基地,调研祁县两家果业公司。

当日下午,在学校召开技术交流和培训会,由中国农科院李世东教授与我院马瑞燕教授共同主持,中国农业大学刘小侠教授、江苏省农科院赵延存研究员等5位专家,分别围绕梨园主要害虫识别、梨主要病害绿色防控、果树食心虫防控等内容作报告。培训会通过学院公众号线上直播,吸引4600余人次观看。

两场活动接连开展,既总结分享了“十四五”梨产业病虫草害防控经验,明确了“十五五”工作方向,又推动了前沿技术的落地推广,强化了产学研用多方协作,为山西梨产业特色发展与全国梨产业绿色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次系列活动获得社会广泛关注,山西日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综合广播、山西农民报等多家权威媒体对活动进行了专题宣传报道,进一步扩大了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