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招生就业 > 就业指导 > 正文
求职中的小伙伴,这些“信号”需警惕!

发布时间:2025-05-07 浏览量:

求职道路上既有发展良机,同时也暗藏职业隐患,那么哪些细节可能暗示招聘企业的“不靠谱”?当发现以下迹象时,务必保持警惕。

面试只“画饼”不谈待遇

当企业在招聘面试阶段,尤其是进入录用协商环节时,若反复描强调美好前景和发展机会,却对薪资待遇避而不谈,这种情况我们要提高警觉。

靠谱的企业往往会主动公示薪酬架构及补充福利,将待遇优势作为人才吸引策略的核心要素。若企业始终对薪资范畴含糊其辞,往往是因为他们的待遇不合理或者不稳定。

需要特别留意的是,任何未以书面形式明确的福利承诺(包括offer通知书或劳动合同条款之外的约定),其兑现概率具有较大风险,建议保持理性预期。

入职缴纳押金、培训费,甚至扣押身份证件

部分不规范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可能以岗前培训或职位预留为由,要求应聘者缴纳所谓的经济担保金或服务费。

此类行为实属高危预警指标!根据我国劳动法规,正规用人主体严禁以任何名目向劳动者收取财物,更无权扣押个人证件作为入职条件。

求职者若遭遇此类违规操作,应当果断拒绝,以防产生财产权益侵害和陷入法律纠纷。

试用期转正后或上班满一年,才缴纳“五险一金”

缴纳“五险一金”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涉及员工的基本权益。合规运营的企业一般会在入职后30日内为员工缴纳。

若企业提出"试用期考核通过后参保"或"服务期满一年后补缴"等操作模式,实质上已构成逃避法定责任的用工违规,暴露出该机构在劳动权益保障体系上的重大缺陷。

求职者若发现此类用工不规范现象,需审慎评估雇佣关系风险,必要时重新考量职业选择的合理性。最好避免进入这样的公司。

粉饰”岗位

部分企业可能在岗位招聘信息中刻意虚饰岗位价值或福利待遇,但入职后的实际情况与所描述的情况会完全不符。

此类信息往往反应出用人单位存在诚信瑕疵或管理体系混乱,建议求职者审慎核查企业资质及用工信息的真实性。根据劳动契约缔结前的知情权保障原则,用人单位负有如实告知义务,若发现陈述内容与事实严重背离,应及时中止求职进程以规避权益受损风险。

无明确收入构成标准

靠谱的企业会明确告知员工的薪资构成,比如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年终奖金等,包括发放标准以及什么时候发工资。如果公司在这方面模糊不清,没有明确的收入构成标准,那么很可能在薪资支付上存在问题。

建议求职者审慎核查用人单位的薪酬管理合规性,避免后期陷入薪资争议风险。

那么求职者应当如何应对这些“信号”呢?

多方求证

用人单位若出现上述情形未必存在风险,但需提高警惕。建议通过在职人员、离职员工、行业分析报告、企业信用公示系统等多维度开展背调,形成立体化认知。

谨慎签约

劳动关系建立前需逐字核对劳动合同细则,重点关注薪酬结构、绩效计算、五险一金缴纳比例等核心条款。建议携带合同草案咨询法律顾问或人力资源专家,避免签订空白协议。同时注意证件复印件需标注使用范围,财务账户信息非必要不提供。

不急于决策

面对用人单位的紧急录用通知,可采用"材料复核""家庭协商"等合理理由争取3-7个工作日考察期。在此期间可通过实地走访、体验式观察等方式验证企业实际运营状况。

维权意识

若发现劳动合同与面试承诺不符、存在扣押证件等违规操作,应立即保存沟通记录、招聘广告等证据链。可同步向属地劳动仲裁委员会备案,必要时启动法律诉讼程序,涉及传销、诈骗等刑事犯罪线索应及时报警。

学院信箱:sxndzbxy@163.com

太谷校区地址: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铭贤南路1号        邮编:030801      版权所有:山西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龙城校区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龙城大街81号      邮编:030031      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审批号 (晋)ICP备05000473号

学院官微